業餘誠可貴 職棒價更高
很多人都為了之前經典賽失利的事情而感到懊惱。中華隊的強度在亞洲怎麼會一下子從老三變成老四?一向落後台灣的中國,怎麼能夠在高水準的國際賽連續打敗我們兩次?也許你會說,我們這次的國家隊不是最好的第一隊,這也是體委會主委在面對媒體時強調很多次的藉口。所以呢?就算中華隊不是最強的中華隊,那麼我們就該輸日本、韓國甚至中國嗎?
地方政府為了因應中華隊輸球所產生的輿論壓力,紛紛成立了業餘棒球隊,出發點是想利用政府的資源去協助棒球。這個動機是好的,可是成立了棒球隊後,接下來中華隊是否就不會再次在國際賽事失利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地方政府成立棒球隊,看樣子只會對一些統計數據有所影響,譬如棒球人口失業率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可是這對整體棒球的實力是否會有所提升?也許會,但是幅度很有限。
業餘球隊增加對台灣棒球的普及率一定會有幫助,可是業餘棒球只是棒球金字塔內的一環,在推廣棒球方面還是無法達到最大的效果。如果想要擴大棒球普及度,政府應該去深耕三級棒球,尤其是少棒與青少棒,並且在棒球基本設備方面進行更多的投資,如建造更多社區球場、培養更多基層教練等。
話說回來,就算棒球的普及度增加了,那棒球的強度就會因此而增加嗎?答案是:會,但是一定會遇到瓶頸,而且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突破。至於一個國家棒球強度的決戰點在哪裡?沒錯,就是職業棒球!職業運動象徵著一個國家運動的強度,在任何國家都一樣,再加上現今各大國際賽都可以有職業球員參與,所以職業運動要強,中華隊的強度才能夠增強。
中華職棒是台灣棒壇的火車頭,也是台灣棒球水準的指標,現在台灣棒球面臨的卻是職業棒球實力不足的隱憂。從今年職棒的熱度來看,四隊看似實力整齊,但這只是先發球員的部分,替補球員在實力上還是有一段不小的差距。如果想縮短這個差距,二軍的建立是必要的。中華職棒現在是有二軍,可是在賽制上與強度上,卻無法對職棒一軍有所幫助。
以日本職棒二軍賽制來說,日職二軍一支球隊一年就有88到96場比賽(不同聯盟場次不同),只比過去中華職棒一軍的100場少10場上下。而過去中職二軍球隊一年不到50場比賽(今年打60場),就算加上與業餘球隊的交流賽也頂多80場,賽制的緊湊度與對手的強度,是無法和日職二軍相提並論的。由此也凸顯出台灣與日本在職業棒球制度上的落差,因為賽制不夠緊湊,對手強度不足,所以對球員的需求量也不高,導致在質的方面無法有效提升。
現今中職二軍的編制與賽制,所能提供的替補球員無法適時補強一軍的不足,兄弟象隊今年外野出現的困境,就是二軍戰力不足的真實寫照。兄弟一直以來對經營二軍興趣缺缺,不過球團高層可能沒有想過,二軍存在的意義,就是運用職業化的培養與訓練,來開發一些有潛力的選手,好因應一軍人手不足時所產生的戰力缺口。二軍的另一個好處是讓一軍球員產生隨時會被二軍球員取代的危機感,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與實力,如此一來自然可以增加職棒的強度與競爭力。
總之,政府有心協助棒球是好事,但是如果政府想要用中華隊的成績來斷定棒球政策的成敗,成立業餘棒球隊顯然不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因為,職業棒球才是中華隊實力優劣的真正關鍵!
原刊於: udn: 業餘誠可貴 職棒價更高
地方政府為了因應中華隊輸球所產生的輿論壓力,紛紛成立了業餘棒球隊,出發點是想利用政府的資源去協助棒球。這個動機是好的,可是成立了棒球隊後,接下來中華隊是否就不會再次在國際賽事失利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地方政府成立棒球隊,看樣子只會對一些統計數據有所影響,譬如棒球人口失業率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可是這對整體棒球的實力是否會有所提升?也許會,但是幅度很有限。
業餘球隊增加對台灣棒球的普及率一定會有幫助,可是業餘棒球只是棒球金字塔內的一環,在推廣棒球方面還是無法達到最大的效果。如果想要擴大棒球普及度,政府應該去深耕三級棒球,尤其是少棒與青少棒,並且在棒球基本設備方面進行更多的投資,如建造更多社區球場、培養更多基層教練等。
話說回來,就算棒球的普及度增加了,那棒球的強度就會因此而增加嗎?答案是:會,但是一定會遇到瓶頸,而且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突破。至於一個國家棒球強度的決戰點在哪裡?沒錯,就是職業棒球!職業運動象徵著一個國家運動的強度,在任何國家都一樣,再加上現今各大國際賽都可以有職業球員參與,所以職業運動要強,中華隊的強度才能夠增強。
中華職棒是台灣棒壇的火車頭,也是台灣棒球水準的指標,現在台灣棒球面臨的卻是職業棒球實力不足的隱憂。從今年職棒的熱度來看,四隊看似實力整齊,但這只是先發球員的部分,替補球員在實力上還是有一段不小的差距。如果想縮短這個差距,二軍的建立是必要的。中華職棒現在是有二軍,可是在賽制上與強度上,卻無法對職棒一軍有所幫助。
以日本職棒二軍賽制來說,日職二軍一支球隊一年就有88到96場比賽(不同聯盟場次不同),只比過去中華職棒一軍的100場少10場上下。而過去中職二軍球隊一年不到50場比賽(今年打60場),就算加上與業餘球隊的交流賽也頂多80場,賽制的緊湊度與對手的強度,是無法和日職二軍相提並論的。由此也凸顯出台灣與日本在職業棒球制度上的落差,因為賽制不夠緊湊,對手強度不足,所以對球員的需求量也不高,導致在質的方面無法有效提升。
現今中職二軍的編制與賽制,所能提供的替補球員無法適時補強一軍的不足,兄弟象隊今年外野出現的困境,就是二軍戰力不足的真實寫照。兄弟一直以來對經營二軍興趣缺缺,不過球團高層可能沒有想過,二軍存在的意義,就是運用職業化的培養與訓練,來開發一些有潛力的選手,好因應一軍人手不足時所產生的戰力缺口。二軍的另一個好處是讓一軍球員產生隨時會被二軍球員取代的危機感,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與實力,如此一來自然可以增加職棒的強度與競爭力。
總之,政府有心協助棒球是好事,但是如果政府想要用中華隊的成績來斷定棒球政策的成敗,成立業餘棒球隊顯然不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因為,職業棒球才是中華隊實力優劣的真正關鍵!
原刊於: udn: 業餘誠可貴 職棒價更高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