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隊要進4強,中華職棒才是關鍵!

體委會放話要讓中華隊未來在每一屆經典賽進入4強,可是政府在中華隊目前實力與世界列強評比上,可能並沒有做最完善的評估,導致政策並沒辦法有效的跟進。

政府目前對棒球所做出最顯著的政策要屬推動地方性的業餘球隊。成立地方性球團,雖然擴大了棒球市場和增加了球員出路,但是對整個棒球的實力來說,是沒有任何的效果。由於經典賽的激烈程度已經遠遠超越業餘棒球所能夠負荷,因此在實質上,增加業餘棒球隊對於增加中華隊國際賽事實力的幫助是有限的。所以如果把中華進入前4強作為前提,政府該去協助的應該是代表著台灣唯一職業運動的中華職棒。

至於該去怎麼幫助中華職棒?

首先政府應該幫助企業去重拾對體育產業投資的興趣。過去因為國內經濟起飛,國人對娛樂消費方面明顯比現今社會要來的闊氣。也因為如此,當年的職棒與職籃才會有著不錯的成績,也曾經一度是各家企業摩拳擦掌想要進軍的產業。但是來到現在,經濟情況遠不及從前,企業紛紛縮衣減食,對廣告也都斤斤計較,更別說燒錢的職業運動。所以政府想要讓企業對投資體育產生興趣必須先把國家整體經濟活絡,讓企業能在獲利之後仍有盈餘對體育有所投資。

企業對體育投資必需要有一定的誘因,因為再怎麼說,企業團體終究不是慈善團體,商人對自己的投資,最終目地還是獲利。因此體委會將在6月提出的「運動產業獎助條例」就是一個以減稅優惠吸引企業投資運動產業最好的誘因。可是這就能夠解決現今職棒遇到的困境嗎?

答案是: 不會!

為什麼? 這就必須牽扯到台灣運動產業架構的問題。以現實面來看,目前台灣運動產業,無論是市場與制度都是無法吸引企業來投資的,除非企業主本身對棒球存著高度的熱情,如: La New的劉老闆。

政府更應該做的是幫助職棒聯盟在制度上做出改革。職棒聯盟是私人營利組織,政府在介入經營改革上,在道理上來說比較沒有說服力。但是在國外也是有許多企業經營不善而要求政府的例子,尤其在整個經濟環境不好情況下,企業經營有困難時,政府是可以挺身而出的。不過,在這裡並不是鼓勵政府用納稅人的錢去拯救職棒,而是用公權力的角度去為職棒圈制訂遊戲規則。政府砸錢進職棒,只會讓職棒圈更加的畸型化。

再者,政府可以利用良好環境幫助職棒隊尋找更好的企業主。這並不是代表現在的企業主不好,而是現在經營職棒的企業除了統一與興農集團外,其他的La New和兄弟都屬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對職棒的投資額度是有一定的限制,也因此無法把整個職棒版圖擴大。而政府的牽線與背書相信能夠添加大型企業對運動產業的投資。

話說回來這些舉動可能有違自由市場機制,或對其他如: 中華職籃與台灣大聯盟等已經倒閉的職業球類聯盟有不公平之處。但是就好比當年政府為了要發展高科技產業,運用了大量的資源從旁去協助,乃至於現在台灣高科技產業能夠在世界的舞台上擁有一席之地。而現在在台灣對職業運動生態還沒有建立正確體制也還未步上正軌前,政府的從旁協助何嘗不是一個呼應時勢的權宜之計。

留言

Unknown寫道…
看法很對,但是我覺得可能還需要有更強的說服力以及對社會的好處才能 justify 政府在這上面花心思。

等於是說這個【強化中華職棒】的計畫必須符合社會大眾的某種利益,以及政治人物的某些利益,並且在計畫實施以後也能實質性的增加企業以及相關產業的利益,才有可能推行,不然在現在的經濟情況下,我想每一塊花在 A 上的錢都會有人抗議為什麼沒花在 B。 :)

And is this on 邊邊角角? :)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5分鐘秒懂 2022年世界盃熱鬧與門道

三獅軍團對決雄雞大軍!英、法百年恩仇世足8強大戰一次解決

2023經典賽大師兄最後一舞 能否像梅西般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