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長如「The Hobbit」 MLB的致命傷

新任理事長Rob Manfred(左)接下Bud Selig(中)長達22年的王朝
時光飛逝,馬年走到尾聲,再過不久大聯盟的春訓即將展開,為2015球季熱身。而在這新的一季裡,大聯盟在人事上也有新氣象,在位長達20年的塞利格 (Bud Selig)於年初卸下理事長一職,改由眾家球團老闆一致推薦的曼佛瑞德(Rob Manfred)接手。比塞利格幸運的是,曼佛瑞德所接手的大聯盟已經是一個每年能夠創造80億美金收益的金雞母,但是仍有許多問題有待新任理事長解決。 其中,媒體討論最多的就是大聯盟近年來所出現貧打與比賽時間冗長的問題。
曾幾何時,進場看大聯盟球賽,球迷必備的飲料與食物不再是啤酒加熱狗,而是紅牛與薄荷口香糖,就是為了克服比賽來到後半段,球隊改用牛棚戰術來拖延時間 時,用來提神醒腦。根據美國體育雜誌的統計,2014年球季大聯盟平均每場比賽的時間為3個小時又8分鐘,大約是一場「哈比人」系列電影的長度。而在大聯 盟30支球隊裡,只有水手隊比賽的2小時59分鐘比平均值低,和2011年只有7支球隊的比賽平均長度破3小時相較,2014年大聯盟球隊間開始出現了延 遲比賽的另類競賽。

一般來說,投手戰的棒球比賽多半會比打擊戰來得短,所以按照此論點,去年大聯盟的火力應該要比過去還要猛烈,才會讓大聯盟教練頻頻走出休息區安撫投手,或 是撤換投手。其實不然,去年大聯盟打者們總計只從投手群中打回兩萬分,寫下自1992年大聯盟改制成單季162比賽之後的新低。當年,現今的國民隊還位於 遠在加拿大法語區的蒙特婁,而且聯盟中還少了馬林魚、洛磯、光芒與響尾蛇等4隊,由此可見,大聯盟已陷入一個比賽長,但比數低的窘境。

相信棒球迷們大多並不反對看一場超過3小時的棒球比賽,畢竟棒球最令人吸引的,就是它那沒有時間限制的比賽規則。特別是兩軍砲火猛烈,打得你死我活、難分 軒輊的大比分比賽,肯定不會受到球迷厭惡。可是,如果是一場低得分,比賽內容乏善可陳,甚至歹戲拖棚,那麼與其進場看球,還不如去買張金馬獎得獎影片的電 影票還來得有價值。

打者技術性叫暫停也是導致比賽冗長的原因之一
也因為如此,美國媒體把貧打問題歸咎於近年大聯盟採取較嚴格的禁藥規範,與小球戰術盛行等因素。而且有跡可循的是,14年前,大聯盟正處於禁藥高峰期,兩 隊每場比賽的得分平均值是10.28分,去年已下滑至8.14分。按照數據網站的統計,大聯盟全壘打總數從2009年的5042支,降至去年的4186 支,但有趣的是,被三振次數則是從2009年的33591次提升至37441次,而被四壞球保送的數字則是掉到14020次,乃是1968年把投手丘降低 至10英吋以來的新低。可見,禁藥與小球多少對大聯盟的比賽長度造成一定的影響,但也只能說這是一部分原因而已。

還有專家把這些數據趨勢解釋成打者們近來喜歡等球所造成。拜「魔球」一書之賜,近年來大聯盟在培養打者時,消耗先發投手投球數是許多球團在小聯盟時期就不 斷灌輸給打者的觀念。只是,投手也會趁此機會多搶好球數,所以打者一旦錯過打好球的時機,常常球數落後,最後慘遭投手荼毒,無法發揮應有的長打實力是理所當然的。

另外,造成大聯盟得分無法提高還有一個論點,就是近年來針對特定強打者作出守備移防的戰略。很多球團高層十分反對這種防守策略,例如紅雀隊總管莫札雷克 (John Mozeliak),而且現任理事長曼佛瑞德也是反對內野移防的推動者之一,所以在不久的將來,內野移防可能將成為大聯盟的歷史名詞。

其實,大聯盟比賽時間逐漸延長,不只有上述幾項原因而已,還有許多其他的因素,例如:攻防交替時間過長、投手投球間距超時、打者喜歡戰略性喊暫停等。依照 大聯盟規章6.02,裁判是有權力控制每打席間打者喊暫停的次數,只是裁判大人從未照本辦事而已。類似的問題同樣延伸至奧運場上,這也是為何奧運遲遲不願 意把棒壘球再次納入正式項目的原因之一。國際棒總為了遷就國際奧委會,甚至還願意委曲求全的把比賽砍成7局,就是為了要縮短時間。所以,身為棒球領頭羊的 大聯盟,如果能夠在這方面加以改進,相信對棒球於國際間的發展有絕對的幫助,同時也可為大聯盟開闢更多新的市場,畢竟最終因此獲利的,還是大聯盟與其30 支球隊的老闆們。

原刊於:udn:比賽長如「哈比人」 大聯盟的致命傷

Photo Courtesy:Zimbio, Milb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5分鐘秒懂 2022年世界盃熱鬧與門道

三獅軍團對決雄雞大軍!英、法百年恩仇世足8強大戰一次解決

2023經典賽大師兄最後一舞 能否像梅西般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