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棒發展20年 棒運龍頭輪流當
從前山上有一座小寺廟,裡面住著一個方丈和一個小和尚。小和尚的職責是打掃寺院、挑水和招呼香客等雜事,還好廟內的香火並不鼎盛,所以小和尚起初還可應付得來。隨著業務量的增加,香客的需求越來越多元,方丈只好再找來一個小和尚來分擔雜務。但是由於每天香客的數量不一,用水量也不相同,導致有時候水不夠,有時候又太多,這時方丈就要求兩名小和尚以後一起抬水上山。
雖然水的問題解決了,可是小和尚們卻沒辦法兼顧其他雜事,如此一來,方丈只好再找來一名小和尚,並把工作重新分配了一次。不料過了一段時間,老問題再度發生,最後竟然出現沒水喝的窘境,方丈非常的生氣,並責罵了小和尚們。沒想到,小和尚們竟說他們都有具體的分工合作,同時也互相幫忙,都是遵照方丈的方針,所以要怪只能怪方丈沒有確實監督信眾,讓他們濫用資源,導致水都不夠用。
以上的故事,反映出過去20年來,台灣棒球的發展史,同時也點出過去所發生的棒球問題。自中華職棒成立後,台灣的棒球資源自然的被分割成,職業與業餘兩大塊領域。而隨著資訊發達,球迷和球員們對國外職棒不再那麼陌生,因此在最近幾年,隨著每年旅外球員人數不斷增加,關心境外職棒的球迷們變多了,進而成為搶食台灣棒球資源的另一名競爭者。
早在20年以前,台灣棒球發展是中華棒協所代表的四級棒球和中華隊為主軸。當時台灣民風淳樸,資訊不發達,再加上政府大力宣傳,就此奠定中華隊在球迷心中的地位。只要和台灣年過40歲的民眾談起棒球,大多數的人都會講起,那時熬夜看少棒轉播,贏球放鞭炮,輸球如國殤的激情年代。在那風雨飄渺與外交失利的年代,看棒球是愛國的表現,因為從棒球中台灣人才能夠找回原本失去的尊嚴。
鏡頭來到90年代初期,中華職棒聯盟正式創立,吸引了許多業餘好手加入職棒,跟著這些業餘好手一起成長的球迷們,順理成章的被職棒聯盟吸收了,再加上當時中華隊又在奧運勇奪銀牌,創下空前的棒球盛世。中職順勢成為台灣棒球的第二股勢力。反觀,中華隊的光芒在連續爭奪兩屆奧運參賽權失利後,彷彿有式微的趨勢。當時看職棒不只是一種娛樂,還是一種時尚,由於職棒得到了媒體的關愛,因此曝光率大增,進而更加的茁壯,一度成為棒球迷心中的最愛。可惜好景不常,經過幾次大風波後,又讓中職與中華棒協的角色互換。
首先,中華職棒爆發了打假球事件。
假球事件,不但重擊了原本不可一世中華職棒聯盟,同時也傷害到以往熱愛職棒球迷們的心,導致球迷大量流失,而原本就在草創的中職,卻無法忘記過去榮景所帶來的利益。一些職棒球團的老闆們始終把假球權責推給政府執法不力,與球員不自愛等理由,反而對自身的改革無動於衷,導致現在假球事件還無法斷根。現在連本土好手加入職棒,都必須以「一時衝動」來形容加入職棒的動機,這教一直以來死忠支持中職的球迷們情何以堪?
再者,國際賽開放職棒球員參賽後,更是讓擁有國家資源為靠山的中華棒協成為台灣棒壇的龍頭老大。
過去因為職業球員無法參加國際賽,自巴塞隆納奧運後,中華隊進入一段不小的黑暗期,球迷們對中華隊的表現重視度還不如當時的職棒,但是當國際棒總開放職業選手參加國際賽後,棒協就拿到了一把能夠號令天下的尚方寶劍。在愛國心的驅使與輿論的壓力之下,職棒聯盟不得不外借球員給棒協,作為棒協獲利之用,而2001年在台灣舉辦的世界棒球錦標賽,正是讓中華棒協起死回生最重要的一戰。
原刊於:udn:職棒發展20年 棒運龍頭輪流當
雖然水的問題解決了,可是小和尚們卻沒辦法兼顧其他雜事,如此一來,方丈只好再找來一名小和尚,並把工作重新分配了一次。不料過了一段時間,老問題再度發生,最後竟然出現沒水喝的窘境,方丈非常的生氣,並責罵了小和尚們。沒想到,小和尚們竟說他們都有具體的分工合作,同時也互相幫忙,都是遵照方丈的方針,所以要怪只能怪方丈沒有確實監督信眾,讓他們濫用資源,導致水都不夠用。
以上的故事,反映出過去20年來,台灣棒球的發展史,同時也點出過去所發生的棒球問題。自中華職棒成立後,台灣的棒球資源自然的被分割成,職業與業餘兩大塊領域。而隨著資訊發達,球迷和球員們對國外職棒不再那麼陌生,因此在最近幾年,隨著每年旅外球員人數不斷增加,關心境外職棒的球迷們變多了,進而成為搶食台灣棒球資源的另一名競爭者。
早在20年以前,台灣棒球發展是中華棒協所代表的四級棒球和中華隊為主軸。當時台灣民風淳樸,資訊不發達,再加上政府大力宣傳,就此奠定中華隊在球迷心中的地位。只要和台灣年過40歲的民眾談起棒球,大多數的人都會講起,那時熬夜看少棒轉播,贏球放鞭炮,輸球如國殤的激情年代。在那風雨飄渺與外交失利的年代,看棒球是愛國的表現,因為從棒球中台灣人才能夠找回原本失去的尊嚴。
鏡頭來到90年代初期,中華職棒聯盟正式創立,吸引了許多業餘好手加入職棒,跟著這些業餘好手一起成長的球迷們,順理成章的被職棒聯盟吸收了,再加上當時中華隊又在奧運勇奪銀牌,創下空前的棒球盛世。中職順勢成為台灣棒球的第二股勢力。反觀,中華隊的光芒在連續爭奪兩屆奧運參賽權失利後,彷彿有式微的趨勢。當時看職棒不只是一種娛樂,還是一種時尚,由於職棒得到了媒體的關愛,因此曝光率大增,進而更加的茁壯,一度成為棒球迷心中的最愛。可惜好景不常,經過幾次大風波後,又讓中職與中華棒協的角色互換。
首先,中華職棒爆發了打假球事件。
假球事件,不但重擊了原本不可一世中華職棒聯盟,同時也傷害到以往熱愛職棒球迷們的心,導致球迷大量流失,而原本就在草創的中職,卻無法忘記過去榮景所帶來的利益。一些職棒球團的老闆們始終把假球權責推給政府執法不力,與球員不自愛等理由,反而對自身的改革無動於衷,導致現在假球事件還無法斷根。現在連本土好手加入職棒,都必須以「一時衝動」來形容加入職棒的動機,這教一直以來死忠支持中職的球迷們情何以堪?
再者,國際賽開放職棒球員參賽後,更是讓擁有國家資源為靠山的中華棒協成為台灣棒壇的龍頭老大。
過去因為職業球員無法參加國際賽,自巴塞隆納奧運後,中華隊進入一段不小的黑暗期,球迷們對中華隊的表現重視度還不如當時的職棒,但是當國際棒總開放職業選手參加國際賽後,棒協就拿到了一把能夠號令天下的尚方寶劍。在愛國心的驅使與輿論的壓力之下,職棒聯盟不得不外借球員給棒協,作為棒協獲利之用,而2001年在台灣舉辦的世界棒球錦標賽,正是讓中華棒協起死回生最重要的一戰。
原刊於:udn:職棒發展20年 棒運龍頭輪流當
留言